五位灵公的典故源自福州民间传说,他们被俗称为“五帝”或“五灵公”1。这五位分别是显灵公张元伯、应灵公钟仕贵、宣灵公刘元达、扬灵公史文业和振灵公赵公明。
据说,这五位学子在古代赴京赶考时落榜,回到家乡福州后发现当地正流行瘟疫。他们经过多方考证,发现瘟疫是从五口受污染含毒的水井传播开来的。于是,他们分赴五井,力劝当地民众不要汲取有毒的井水。但面对毫不知情的民众,劝阻无效的情况下,五位学子不愿看到更多人因瘟毒而亡,便分别投入井中饮毒水自尽。
他们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感动了民众,并奏请明朝皇帝将其敕封为“五福大帝”。玉皇大帝也认可了他们成仁取义的风范,派遣五灵公专门负责阳界驱瘟除疫,又被称为“逐疫之神”。
五位灵公的服饰颜色各不相同,黄、绿、红、黑、白五色袍服分别代表东、南、北、西、中央五个方位,与我国传统的“东西南北中”地域观念相吻合。有五位大帝把守五方,天下就不会发生瘟疫,所以他们又被称为“五方瘟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