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订和解书并不意味着对方就完全没有责任,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和解书的内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。在中国法律体系中,互殴行为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。
1. 刑事责任:如果互殴行为触犯了刑法,如构成故意伤害罪,公安机关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。即使双方签订了和解书,也不能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。刑事案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,最终由法院判决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相应的刑罚。
2. 民事责任:在民事方面,互殴双方可以通过和解解决赔偿问题。一旦双方自愿签署和解书,并明确了赔偿金额和方式,通常情况下,被赔偿方放弃了进一步追究对方民事责任的权利。但和解书必须是在双方自愿、平等的基础上签订,且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。
需要注意的是,和解书的效力受到法律的限制,例如,和解书不能违背公序良俗,不能侵害国家利益、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。此外,如果和解书的签订存在欺诈、胁迫等情形,该和解书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
在实践中,即使签订了和解书,如果发现对方有隐瞒伤情、故意扩大损失等情况,被赔偿方仍有权请求重新评估赔偿金额或采取法律行动。因此,和解书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,双方在签订和解书时应谨慎考虑,必要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