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选择地点:根据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,选择适合种植的地点。例如,乡村绿化可以在“五边”“四旁”重点开展,如路边、水边、村边、山边、景区边和路旁、水旁、宅旁和村旁等。
挖树坑:挖一个适当大小的树坑,尺寸大约为60厘米×80厘米,深度约为40厘米至60厘米。熟土(表层土)和生土(心层土)应分别堆放。
树苗下坑:将树苗放入树坑中,适当调整树苗的纵横间距,确保树苗横平竖直。
树苗填土:先将表土填入穴中央约10厘米至15厘米,让树苗根系舒展,然后继续填土至根系完全被覆盖。填土时要轻提树苗扶正,用脚踏实,并在填土过程中每填20厘米土踩实一次。填土应略高于原土痕,并在靠原土痕外缘用土围起一圈土埂,高约20厘米至30厘米,以防止浇水时水外流。
树苗浇水:浇满树盘(土埂)内的水,待水略干后,再覆上一层约10厘米至20厘米厚的土堆或杂草,以减少水分蒸发。
支撑和围堰:对于胸径6厘米以上的乔木,种完后应立即用竹竿、木棍或支撑架等进行支撑。并在种植穴外围用土筑成浇水堰,以便栽植后立即浇定根水。
覆土:将树苗栽好并浇水后,覆一层薄土以保持水分。
以上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,以确保树木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