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兴化马皮的由来
时间:2025-04-11 13:36:38
答案

“马皮”是兴化方言中的一种发音,其文字表达已不可考,据推测正确的写法可能是“马弁”,古时候指马前护卫。在兴化民间文化中,“马皮”流传已有数百年历史,是傩文化活动的一个分支,具体表现为一种巫师行当。

这些巫师、神汉通常世代传承,擅长巫术、蛊术,能布施画符、除魔捉怪。在庙会仪式中,“马皮”扮演着“开路先锋”的角色。他们会接过酒碗猛喝几口,随后用一根在火上烤过的长铁钎穿脸颊而过,赤裸上身,在神像前烧香叩拜,口中念念有词,之后踢跳腾挪,面目狰狞地手持大刀和铁棍,穿街走巷驱赶邪魔,以求神拜佛、祈福禳灾、保佑百姓平安。

据考,“马皮驱邪降福”的庙会习俗在兴化民间流传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,可追溯到东周战国时代楚国昭阳将军。兴化旧时属楚,是楚国战将昭阳的封邑。史载楚国巫风极盛,人们崇尚神灵,“马皮”于此时或在更早时期的“淮夷”时代就已出现。昭阳将军在他的封地楚国(即兴化)驰马征战,威震齐、燕、赵、魏、秦、韩六国。他率众开垦滩涂,从事种植、饲养等多项生产活动,开发了兴化,直至终老于城西山子村。后人为了纪念昭阳将军对楚国的丰功伟绩,同时为祈求神灵保佑百姓年年风调雨顺、平安吉祥,逐渐将傩礼中的驱鬼逐疫的宫庭武官主角衍变成为“马皮”这一活动内涵,并被庙会沿袭作为一种祭祀习俗传承下来。

然而,新中国建立之初,这样的民间庙会习俗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,曾作为“四旧”被清除。但如今,在各乡镇每年的各种庙会习俗中,马皮表演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表演者多为中老年男子,青壮年偶尔为之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更广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