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历,也被称为公历,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。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为基础来计算的。具体来说,阳历一年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365.24219天来计算的,通常取365天作为一年的平均长度。
阳历的推算方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。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天象,发现太阳每年会沿着黄道移动一圈,大约需要365天。他们还发现,每隔一段时间,太阳在某个特定位置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就会重复,这个周期大约是365.25天。因此,他们规定了一个特殊年份为365天,并增加了额外的五天到每四个普通年份中,形成了闰年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一年和天文时间的微小差异,使得历法更加精确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对天文观测的精度不断提高,闰年的定义也经过了多次调整。现代的闰年规则是:每四年一闰,但是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。这个规则使得阳历的平均长度接近于365.2425天,与天文时间非常接近。
总的来说,阳历的推算是基于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的结果,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调整,使得历法更加精确和实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