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培训机构采用的现金流玩法包括:预收课程费用推销、超时延迟课程收费、记载虚假信息获取政府资金、开办“穴位推拿”“心理疏导”等虚假课程进行套利等。
这些不正当手段为培训机构带来了高额的利润,但也会对学员的利益造成损害,并严重侵害了教育行业的声誉。
因此,培训机构应该遵守诚信经营的原则,确保透明、公正的课程收费和质量,提高自身的信誉度和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