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包三山”一词往往形象地比喻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内具有极高的声望和成就,被公认为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。其典故出自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的杂剧《西厢记》。剧中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,其中有一段关于“包三山”的唱词:“包三山始通经史,博学多才兼有文章;挥毫落纸如云烟,谈吐高雅冠古人”。这里所说的“包三山”指的就是包拯,他以铁面无私、刚正不阿的形象被世人所传颂,从而成为了“包三山”这一成语的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