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据《侵权责任法》和我国交通事故处理相关规定,当双方车辆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同等责任时,赔偿原则如下:
1. 医疗费用:根据医疗机构发行的医疗费和住院费等收据,根据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。
2. 误工费:根据受害人因事故导致的误工天数,参照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计算。
3. 护理费:根据事故导致的身体损伤程度和护理需求,参照当地护工工资水平计算。
4. 交通费:根据事故受害人及陪同人员实际产生的交通费用发票予以赔偿。
5. 住院伙食补助费: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。
6. 营养费:根据受害人身体损伤程度和医生建议,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计算。
7. 残疾赔偿金:根据受害人残疾等级和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计算。
8. 死亡赔偿金:根据受害人死亡情况,参照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计算。
9. 被扶养人生活费:根据受害人家庭状况和被扶养人的实际需求计算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具体赔偿数额还需结合事故具体情况、责任认定、法律法规等因素综合评估。同时,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(交强险)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。如果事故损失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,超出部分可根据责任比例由双方按比例承担。如有争议,可以依法协商解决,也可诉诸法院判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