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不失毫厘
成语拼音:
bù shī háo lí
成语解释:
失:差。毫厘: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。不差一毫一厘米。
成语出处:
先秦 荀况《荀子 儒效》:“圣人也者,本仁义,当是非,齐言行,不失豪(毫)厘。”
2
尺枉寻直
成语拼音:
chǐ wǎng xún zhí
成语解释:
枉:弯曲;寻:古长度单位,1寻=8尺;直:伸。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。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
成语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绤正传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扬光以发挥也。”
3
肤寸之地
成语拼音:
fū cùn zhī dì
成语解释:
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1肤=4寸。指面积狭小的土地
成语出处: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肤寸之地无得者,岂齐不欲地哉?形弗能有也。”
4
宫墙重仞
成语拼音:
gōng qiáng chóng rèn
成语解释:
宫:宫殿;重:多;仞:古代长度单位,周时为八尺,汉时为七尺。比喻学问渊博,不可企及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之宫墙……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
5
毫厘千里
成语拼音:
háo lí qiān lǐ
成语解释: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故君子慎始也’”
6
毫厘丝忽
成语拼音:
háo lí sī hū
成语解释:
古代“分”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。喻指极微细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:
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,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。”
7
祸生于忽
成语拼音:
huò shēng yú hū
成语解释:
忽:古代长度单位,1尺=10寸,1寸=10分,1分=10000忽。指灾祸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
成语出处: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于微,祸生于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8
近在咫尺
成语拼音:
jìn zài zhǐ chǐ
成语解释:
咫:古代长度单位;周制八寸;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很近的距离。指近在眼前;很近。
成语出处:
宋 苏轼《杭州谢上表》:“臣猥以末技,日奉讲帷,凛然威光,近在咫尺。”
9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
成语拼音:
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
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