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掩耳盗铃怎样读
时间:2025-04-13 20:31:48
答案

ǎn ěr dào líng

也作掩耳盗钟、掩耳偷铃、盗钟掩耳、盗铃掩耳

褒贬色彩贬义(含嘲讽意)

结构连动

释义

基本

掩:捂住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。

比喻

比喻愚蠢人的自欺行为

例句

1.

他这种掩耳盗铃的伎俩实在是太拙劣了,明眼人一眼就看穿了。

2.

他以为自己很聪明,可以掩饰做过的坏事,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,自欺欺人罢了。

出处

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揜其耳。
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

典故

春秋时期,智伯和范氏两大贵族掌控着晋国的朝政。后来,智伯消灭了范氏,他们家的巨大铜钟也流落到了普通百姓家中。一日,一名客人来访,被这口大钟深深吸引,想要偷走它。但钟的沉重超出了他的想象,他无力扛起。左思右想,他想出了一个“妙计”——将钟敲碎带走。然后,他找来一把大铁锤,用力敲击钟身。只听“嗡”的一声,钟声深沉洪亮,把他吓了一大跳。他心想:这么大的钟声,别人一定会听到,知道我在偷钟,我一定会被抓住的。于是,他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,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别人听到钟声了。

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“掩耳盗铃”用来比喻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。该成语也被称为“掩耳盗钟”、“掩耳偷铃”等。

引证

1.

成书不出姓名,以避近民之讥,此与掩耳盗铃何异?

宋·朱熹·《答江德功书》

2.

此刻做官的那一个不是自欺欺人,掩耳盗铃的故智?揭穿了底子,那一个是能见人的?

清·吴沃尧·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八十四回

3.

睡到五更鸡叫,睁开眼睛刘二皇叔又把张团圆背回村口,看她沿着篱墙阴影回家。两人掩耳盗铃,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。

刘绍棠·《村妇》卷一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更广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