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面有菜色(面呈菜色、面如菜色)。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、面黄肌瘦的样子。
出处《礼记·王制》:
“虽有凶旱水溢,民无菜色。”
《荀子·富国》:
“故禹十年水,汤七年旱,而天下无菜色者。”
这个成语中,最重要的是一个“菜”字,这个“菜”还可以作为动词,是指受饥。如果作为名词,这里的菜不是指我们平时吃的蔬菜,而是野菜。《说文》:“菜,草之可食者”。《广雅·释草》:“菜,草也。”
在先秦上古,“菜”都是指野菜。一般富家子弟都会食肉,如果食菜,则必是遇上了荒年凶月,贫困不堪。